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古田观察 | 杉洋:文脉“活”起来 古镇“火”起来

2023-04-29 17:54 闽东日报  


4月28日上午,古田县杉洋镇杉洋村的古朴巷道里,村民李奉莲怀抱孙女悠闲漫步,在国民小学前停住了脚步。她笑着说:“我孙女最爱看墙上挂的这张龙桩拳照片。”


杉洋人的文化自信,其来有自。龙桩拳起源于杉洋民间,是福建七大传统拳种之一,传承至今已有260多年,2019年,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百年武艺代代传承,黄发垂髫拳拳生风,龙桩拳所承载的武德武魂早已融入杉洋人的骨子里。



杉洋自古习武成风,亦崇文重教,是名副其实的“文武古镇”。历史上,曾涌现出宋朝状元余复、清末抗英民族英雄林朝聘、书画名家李若初等名人志士。镇北的蓝田书院更因理学大师朱熹两度驻足讲学而名耀八闽,也让杉洋获得“先贤过化之乡”的美誉。

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杉洋镇的历史文脉从未中断。镇区“四姓八境”的传统街巷格局迄今保存完整,全镇各类历史文化古迹达275处,蝉林祠、凤林祠、联珠祠跻身福州十邑名祠之列,杉洋、岭里、白溪、东吉、洪湾、善德、珠洋、夏庄8个村均名列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无疑是杉洋镇的一张“金名片”,如何把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2018年,“文武古镇·耕读人家”重点文化建设项目正式启动,杉洋古镇迎来了发展机遇。

5年来,杉洋镇按照“还原旧貌、打造精品、凸显特质”的原则,全面推进古镇古街修复保护、主街改造、古建筑修复保护、配套服务设施建设。目前,古镇古街(北区)修复保护项目(一期)工程、古镇主街市政工程、立面改造工程(一期)、古镇智慧旅游系统等项目全面完工,游客服务中心、古镇标识系统、乡约堂场馆布馆等项目验收在即,国民小学场馆布馆、古镇武术演艺场、古镇古城楼、停车场建设项目有序推进。



古镇新生,芳华再现;以文惠民,滋润民心。

如今,行走在宽阔整洁的古镇主街,道路两旁商铺林立,立面景观古朴典雅,尽显浓浓“烟火气”。而在古镇北区,保护性修缮让巷道、民居、祠堂等历史建筑焕发生机,与房前屋后的花草树木相映成趣,可谓移步异景。杉洋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经过提升改造,为群众开展各类文体活动提供了场所,成为家门口的文化阵地。

随着“文武古镇·耕读人家”重点文化建设项目进入扫尾阶段,核心区整体面貌获得显著提升,交通、供水、供电、垃圾与污水处理、消防等基础设施提档升级,让群众有了更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大家都说,这几年杉洋古镇的变化太大了,不仅环境变美了、生活便利了,人也舒心了。

去年,杉洋镇获批福建省全域生态旅游小镇,杉洋·文武古镇旅游区成功创建国家2A级旅游景区。为了进一步释放文旅融合动能,杉洋镇乘势而为,持续深挖白溪村万亩草场、闽东独立师驻扎地、“蓝田八景”等丰富旅游资源优势,大力打造杉洋、白溪金牌旅游村,推出“长江支队—古街—国民小学—蓝田书院—白溪村”精品旅游线路。今年将重点推进白溪村闽东独立师驻地、珠洋村闽剧传习+农耕体验研学文旅基地、白溪村田园综合体农旅休闲基地、杉洋镇文明实践基地等项目建设。随着乡村旅游不断升温,杉洋古镇正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引来八方游客。

杉洋镇党委书记陈晖表示,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全镇将立足“工业强镇、文旅兴镇、幸福古镇、美丽新镇”建设总体思路,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宁古高速公路、光伏菇棚等项目建设为契机,扎实推进产业升级、文旅融合、乡村建设等重点工作,奋力谱写杉洋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来源:闽东日报 记者 龚键荣 陈莉莉 文/图

编辑:刘宁芬

审核:刘宁芬 周邦在

0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