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聚焦两会|严明执法保安全 倾情服务促发展 ——我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工作侧记

2022-01-07 15:36

无论是交通繁忙的市区、还是穿山越岭的国省干道,驱车行驶在公路上,总能看到一个个身着“交通蓝”的身影。他们公正无私,以最严明的态度守护交通运输一路平安,他们默默奉献,用最真挚的情感为宁德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2021年以来,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严格规范文明执法,有效推动了全市交通运输事业持续、健康、快速、高质量发展。2021年,全市交通执法系统共检查车船206208辆(艘)次,检查企业1812家(次),检查客货场站及港口、码头、渡口1239家(次),立案2433件(含道路运政、公路路政、水路运政),结案2369件,交通执法工作成效持续巩固。

福鼎市交通执法人员在动车站开展执法检查

打好执法攻坚战

良好的交通运输环境是城市文明的重要窗口、经济发展的基础保障、百姓生活的幸福标尺。

2021年创城复检期间,针对交通运输领域创城薄弱环节和重点部位,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在中心城区打响了“打非治违”专项整治攻坚战。

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将机关执法人员分为7个工作小组,全部下沉一线,实行三班次轮换,全面开启“白+黑”“5+2”工作模式,以宁德火车站、客运枢纽站、汽车北站、汽车南站等人流密集场所为重点,联合蕉城、东侨交通执法大队,采取路面巡查与定点值守相结合模式,共同推进中心城区道路运输市场整治。

这只是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部门强化交通运输执法监管的一个缩影。

结合省交通运输厅、市交通运输局“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挂图作战表”和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疫情防控等相关工作要求,去年以来,市交通执法支队先后组织全市交通执法系统开展了道路运输规范经营、“打非治违”“两客一危”、巡游及网约出租汽车规范经营以及春运交通执法保障等专项执法行动12次,各项行动取得实效。特别是采取措施,强化对机动车维修、货运物流、机动车租赁行业等薄弱环节的执法监管,推进机动车维修、物流行业备案制度落实,指导基层执法大队对全市机动车租赁企业做好摸排检查,加强执法管控。

2021年,全市共查处道路运输类违法经营案件:道路旅客运输118件、货物运输826件、危货运输69件、巡游和网络预约出租汽车990件、各类运输企业及相关行业违法行为89件。

陆上筑牢平安“篱笆”,水上也把好安全关口。市交通执法支队以“一江三溪七库(湖)”和“四类”重点船舶为重点,结合“平安内河”百日专项执法行动的工作要求,强化日常现场巡查,及时发现并纠正各种安全隐患,严厉打击内河水上违法违规行为。并加强与水路运输(地方海事)管理机构业务协作,不断深化与属地政府、应急、海警、直属海事等部门配合,强化重点领域、重点船舶的联查、联管、联防、联控,有效确保了内河水上交通安全。

周宁交通执法大队执法人员在易结冰路段设置警示牌

守护平安出行路

“平安”二字重于泰山,顺畅的交通背后总有人担起职责。

公路车辆超限超载运输是长期困扰政府相关部门的重大难题,不仅直接对公路路面、桥梁造成严重破坏,大幅增加路面维护费用,而且大大增加了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

为此,我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部门深入推进落实交通公安治超联合执法常态化制度化工作,及时沟通解决存在的矛盾和问题,立足路面主战场,路警联合治超不断深入。

握指成拳方能凝聚合力。福鼎贯岭、古田宝桥治超站,交通、交警执法人员实行联合入驻,充实治超人员,配足装备设备,坚持24小时(三班倒)不间断执法,“不能超、不敢超、不想超”的治超长效管理机制逐步形成。

2021年,全市交通、公安交警共检查货运车辆200839辆次,由公安交警部门处理的违法超限车辆292辆次,由交通综合执法机构处理的几何超限违法车辆102辆次,共卸载违法超限部分货物6571.72吨。对涉及超限运输车辆的承运人、装载企业、货运企业、驾驶员严格落实“一超四罚”和“失信联合惩戒”措施,共办结2起“一超四罚”案件。  

同时,积极推进公路科技治超工作,在大量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形成了《宁德市国省干线公路网智能化管理暨科技治超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初稿)。市政府于2021年11月召开专题会议,同意宁德市国省干线公路智能化管理暨科技治超项目按照“市级统一规划、统一招标、统建分签”模式建设。同年12月7日,市交通运输局召开了《宁德市国省干线公路网智能化管理暨科技治超工程项目建议书暨可行性研究报告》专家评审会暨部门审查会,并通过评审。目前,该项目已上报省交通运输厅。

古田宝桥治超站执法人员向货车司机发放宣传单

狠抓整改出实效

2021年以来,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以开展市委巡察整改工作和交通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为契机,坚持把“改”字贯穿始终,把“实”字作为检验标准,在执法规范化和标准化水平方面再上新台阶,书写了一张张“抓落实、促提升”的生动答卷——

全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机构改革进一步深化,全部完成了“局队合一”的执法体制改革,新成立的县(市、区)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大队全部以县(市、区)交通运输局的名义对外执法;

通过开展执法队伍常态化学习培训和警示教育、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严格执行案卷评查制度、规范执法检查内容、梳理优化执法流程等,多管齐下规范执法行为,全方位促进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增强支队执法人员纪律观念和规矩意识,树立文明执法新风貌;

加大路政巡查的力度和密度,掌握公路路况动态变化,对各类涉路违法行为做到“早发现、早制止、早查处”,努力打造“畅、安、绿、美”路域环境,服务公众安全便捷出行。

同时,全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机构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深入企业、场站、工地,组织开展“质量安全红线”“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平安工地”建设、“控事故、保安全、迎建党百年”等专项行动,帮助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引导市场主体守法经营,执法服务水平显著提升。2021年,全市累计开展各类型监督检查61次、94项次;下发整改通知书(抽查意见书)39份、提出整改意见620余条,整改闭合率100%;局部停工2处,现场返工3处,材料清场4批次;开展行政处罚2起。全年未发生建设工程质量安全事故。

新一年,新起点,新征程。“今年,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将坚持严格规范文明公正执法,一以贯之抓好交通执法安全监管,下沉执法力量,加大对交通运输领域安全生产、运输市场、货车超限超载、工程质量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的执法力度,依法及时查处交通运输各类违法行为,切实优化交通运输市场环境。”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副支队长李玉祥说。

来源:闽东日报记者 茹捷  

编辑:陈娥

(图片由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提供)  

0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