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全市文化旅游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和文物工作会议召开,今年将持续做好这些工作……

2022-02-17 15:20

2月16日,2022年全市文化旅游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和文物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全市宣传部长会议,全国全省文化和旅游工作会议、广播电视工作会议和文物局长会议精神,总结2021年工作,分析形势,部署2022年工作。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霍立昀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前,市委书记梁伟新、省广播电视局党组书记、局长庄志松分别作出批示,对全市文旅系统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对2022年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会议指出,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奋力谱写“宁德篇章”的关键之年,全市文旅系统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为主线,以弘扬“闽东之光”为主题,以做大做强做优文旅经济为重点,在牢记重要嘱托中进一步提高文旅工作站位,在把握文旅工作形势要求中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全面对标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扎实推动独具魅力的文化强市和全国知名的山海休闲旅游度假目的地建设取得新成效。

会议强调,做好2022年工作,要以实施文旅工作“十大工程”、文旅提升“十个十”“五个百”行动为抓手,把握7个方面重点任务。

一是艺术创作要在“抓精品、办活动”上有新作为,实施艺术精品工程、二十大氛围营造工程,创排提升歌剧《鸾峰桥》、音乐剧《三棵树》、电视剧《连家船民的美好生活》等一批文艺精品,组织开展喜迎二十大系列展演展览展播活动,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

二是公共服务要在“惠民生、提效能”上有新举措,实施公共服务提升工程,打造“福”文化品牌,大力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建设提升一批文旅公共服务设施,全面完成乡村文化振兴“十百千万”创建目标。

三是遗产保护要在“强基础、抓活化”上有新担当,实施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程,夯实文物保护基础性工作,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推进畲族文化整体保护。

四是文旅产业要在“上项目、优供给”上有新突破,不折不扣推动落实全市旅游发展工作会议部署的各项任务,推动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实施百个文旅产业项目,实施重点项目攻坚工程,深化文旅产业融合,培育新型文旅消费。

五是资源开发要在“创品牌、强营销”上有新机制,实施旅游品牌整体提升工程、宣传推介提效工程,打造百个网红文旅打卡点,推进百个“金牌旅游村”建设,创建一批A级景区,构建宁德旅游IP体系、宣传营销矩阵。

六是市场管理要在“抓规范、优环境”上有新手段,实施文旅市场管理规范工程、营商环境优化工程,加强常态化市场监管,推进文娱领域综合治理,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动新闻出版行业健康发展,促进打响“宁德服务”品牌。

七是广播电视要在“强舆论、促发展”上有新提升,深化媒体改革、媒体融合,打造新型主流媒体,实施主题宣传全媒体传播工程,做强主流舆论,加强安全播出管理,提升广播电视宣传引导服务能力。

局领导班子成员,市纪委监委驻市政协机关纪检监察组,局机关各科室和直属单位负责人,各县(市、区)文体和旅游局局长、东侨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事务局局长参加会议。

链接:

实施文旅工作“十大工程”、文旅提升“十个十”“五个百”行动

2022年,实施文旅工作“十大工程”:艺术精品工程、二十大氛围营造工程、公共服务提升工程、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程、营商环境优化工程、文旅市场管理规范工程、重点项目攻坚工程、旅游品牌整体提升工程、宣传推介提效工程、机关效能巩固提升工程。

实施文旅提升“十个十”“五个百”行动:

(一)建成十个以上金牌旅游村。突出先行先试、示范带动,建成10个以上金牌旅游村,并根据项目成熟度,分批次滚动推进。至2022年底,全面启动100个金牌旅游村建设。

(二)打造十个区域级旅游IP。市级层面策划推出一套城市旅游品牌标识。各地围绕地方特色,提炼打造代表地方文旅形象的区域级旅游IP,并做好与市级旅游品牌的衔接,形成旅游IP矩阵。

(三)推出十条“福”文化精品旅游线路。市级层面围绕福文化主题,策划推出10条“福”文化精品旅游线路。各地结合地方实际,推出一批旅游精品线路,推动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

(四)举办十场以上重点宣传推介活动。举办世界地质文化旅游节及9场“山海宁德·四季相约·有福之州”文化旅游系列宣传推介活动,组织参加厦门文博会、旅博会、福建旅游交易会,做好宁德文旅资源推介,提升山海宁德旅游品牌影响力。

(五)培育十个A级景区。大力开展A级景区创建活动,培育10个以上A级景区,推动景区挖掘文化内涵、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水平,全力打造特色旅游品牌。

(六)建设十条特色街区。推动建设1条以上集餐饮、购物、休闲娱乐、旅游演艺等多元文旅消费业态于一体的特色街区,培育特色美食“一桌菜”、街头文艺展演,拓展夜游、夜购、夜娱等夜间消费服务,打造夜间消费聚集区。

(七)推出十大旅游伴手礼。依托文化旅游资源优势,打造一批地域文化属性强、艺术性与实用性相统一的旅游伴手礼,推动我市文旅商品创新和打响“0593宁德号”区域公用品牌。

(八)提升十个公共文化新型空间。推动各地依托农家书屋、城市书房、非遗传习所等,提升1个以上公共文化新型空间,强化艺术普及、阅读推广等功能。

(九)推出十个5星级夜宿地。推动建设一批高品质的精品民宿,培育精品民宿群,促进民宿业健康发展。

(十)建设十个非遗工坊。推动各地依托本地区富有特色、具备一定群众基础和市场前景的非遗代表性项目,推出1个以上非遗工坊,并支持非遗工坊嵌入景区、街区等各类消费场所,开展集教育、培训、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传承体验活动。

(十一)谋划实施百个文旅产业项目扎实推动三比三赛专项行动、百日攻坚、“311”文旅重大项目带动工程,推进景区景点及周边设施改造提升项目,酒店、民宿等住宿改造提升项目以及省、市重点在建项目百个以上,不断夯实我市文旅产业发展基础。

(十二)包装推出百处网红文化旅游打卡点。推动文旅公共场馆、A级旅游景区、特色旅游村、乡村文化振兴示范村等文旅活动场所,滨海风景道、渔旅项目等,完善周边基础服务设施配套,提升服务品质,形成100处以上网红文化旅游打卡点,让文旅打卡点成为市民游客“舒心游玩地”“文化体验地”。

(十三)制作推出百集《主播带你游》继续办好《主播带你游》节目,打造全面展示宁德旅游形象、扩大对外宣传的拳头产品,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十四)布局建设百个“福”文化主题公园。加强“福”文化深度挖掘,推动各地因地制宜布局建设百个“福”文化主题公园。重点打造10个示范主题公园。

(十五)组织开展百场文化惠民活动。在中心城区开展百场常态化文化惠民演出、展览展会、百姓大舞台等文化惠民活动,推出一批“福”文化文艺精品,不断扩大文化惠民工程覆盖面,持续打响“闽东之光.文化惠民”品牌。

来源:宁德市文化和旅游局

编辑:陈娥

0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