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普及听力保健科学知识,增强广大市民的爱耳、护耳意识,推进听力残疾的康复救助,日前,闽东医院携手福安市医院、福安市民族医院在福安市穆阳镇开展“全国爱耳日”义诊活动。
活动现场,医务人员为市民提供了耳科疾病知识科普、听力拾补辅导、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咨询、耳科及听力健康保健、耳聋预防等免费服务,并为市民进行音叉检查、耳专科检查及耳内窥镜检查。闽东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医师陈缪安表示,从科室日常接诊的情况来看,年轻群体和儿童的听力问题并不在少数,约占就诊人数的1/3。在就诊的年轻患者中,不少人的疾病发生都跟不良的生活习惯脱不开关系。
小伙耳朵奇痒、“流水”
罪魁祸首在经常掏耳朵
20几岁的患者小张经常感觉耳朵“有东西”,平时就找个掏耳器、棉签等物掏一下耳朵,瞬间就“感觉很舒服”,并没有太过在意。近来,耳朵奇痒难耐,掏耳朵不仅不管用,甚至感觉有些疼痛,还出现耳朵“流水”等问题,遂就诊于闽东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医生检查后发现,小张的耳朵奇痒、流水原因在于霉菌感染。“他自认为可能跟一些不良生活习惯有关,其实挖耳朵的工具嫌疑最大。”陈缪安说道,门诊上遇到耳朵霉菌感染的患者并非个例,生活中许多人会有这样的习惯,随手拿起挖耳勺、牙签、曲别针、棉签、细铁丝或小手指在耳朵里挖来挖去,其实这是一种非常不好的习惯。
陈缪安进一步解释道,耳屎在医学上称为耵聍,是耳道皮肤耵聍腺的正常分泌物与皮屑等结合形成的,会随体育运动和下颔运动时自行排出。耳屎能够抑制细菌,同时防止其他东西进入耳道,所以一定不要经常挖耳朵。除非耳痒难忍时,可用棉棒蘸酒精擦试,但不要插入太深,以免损伤耳膜。
听得见但听不清
佩戴助听器助听力健康
义诊现场,不少中老年人表示,随着年龄的增长,听力明显下降,经常是听得见声音,却听不清楚别人讲话的内容,或是经常需要别人重复刚刚说过的话,或是习惯性身体前倾、把头转向讲话者一侧才能听清别人讲话内容,有的人还伴有耳鸣,严重影响睡眠。
65岁的王阿姨上述患者之一。王阿姨说,自己听力下降已经有一两年的时间了,最近更是越来越严重。由于大多时候都是只能听到声音,却听不清内容,所以走到哪里都心里发怵,也不愿意出门。每次小孙子跟她说话,她都忍不住让孩子再说一遍。时间一长,小孙子也不爱跟自己说话了。
鉴于患者的苦恼,陈缪安给出的建议是需要佩戴助听器。陈缪安表示,随着年龄的增长,器官逐渐老化会出现听力下降的现象。生活中,还有不少人认为老年人听力下降是正常的生理衰老现象,是老态非病态的表现,所以不会引起足够的重视。其实,老年性耳聋不但听力差,而且言语分辨能力也差,会对老人的社交造成极大的障碍,使老人逐渐脱离社会生活,脱离人群,加速人的精神衰老,让老人脾气变得更加暴躁,性格孤僻,让生活质量大打折扣,所以建议老年性耳聋的患者要早期干预措施及时得当,可以有效保护老年人的残余听力。
来源:记者 吴宁宁 通讯员 刘俊平 文/图
编辑:苏晓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