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已经进入七都镇区3天了,今晚,大伙在休息的间隙,认真听了宁德市疫情防控工作专题讲座。今天最高兴的事情是又收到了公司寄下来的‘关爱大礼包’,内有各类生活物资。进入七都镇区的72个小时,我们面对疫情,用坚定且温暖的力量同心抗疫。”4月13日22时,陈建豪在日记本中这样写到。
4月10日晚8:00
4月10日晚8时,国网宁德供电公司接到派出10名志愿者突击队,支援七都镇疫情防控志愿服务的紧急任务。公司党委迅速做出响应,在各级工作群中发出号召。“我是党员,我报名!”“我先去”“我想为抗疫作点事!”“还能去吗?”……召集令一发出,广大党团员闻令而动,请战声如战鼓擂擂振人心。
30分钟后,来自公司各岗位的10名党团员志愿者火速集结到宁德市地委行署大院,将与宁德市直机关单位的志愿者们一道,作为第三批宁德市直机关志愿者突击队挺进七都。
“得知支援七都镇志愿服务消息后我表达了参加的意愿,说来就来了。”带了全套办公用品,却没带多少生活用品的公司产业单位东电公司陈建豪便是其中一员。
4月10日晚的地委行署大院灯光寂静,映照着一双双充满勇气的眼睛,那是一种耀眼的光芒。
当晚9时45分,一辆公交车载着他们抵达七都镇镇政府。
连夜参加了2个多小时的核酸检测工作培训,学习核酸检测信息采集小程序和防护服穿戴……“我们现在所处的七都镇是此次疫情的最中心,大家务必要穿戴好防护服,熟知防护知识……”医护人员一遍遍喊话和现场忙碌的气氛让所有人都情不自禁的紧张起来。作为一名志愿者,他们从未如此近距离地感受疫情带来的冲击。
“一开始把我们这批志愿者分配在七都小学住宿,但是小学所有的教室几乎满员,随后我们辗转分配到七都中学。”来自国网宁德供电公司的志愿者余根北是此次公司队伍中最为年长的一位志愿者,他有条不紊,迅速组织,作为一名后勤老兵,他身经百战,参加过桑美、莫兰蒂等抗台保电后勤保障工作。
4月11日凌晨2时,公司10名志愿者在七都中学的一间教室落脚,大家靠在来不及整理整齐的物品中睡去……
4月11日上午5:00
工作的第一天,直面抗疫工作的时刻到了。上午5时许,天还没大亮,队员们早早起来做好了准备,回忆着医护人员的培训要点,互相帮助提示,很快穿好了防护服,又相互在防护服背后写上“国网 XXX”名字,大家瞬间充满了使命感。从驻地出发,队员们一边回顾流程和注意事项一边徒步前往镇政府集合,等待任务分配。
今天他们一部分人留在镇政府帮助信息筛查、物资调配、排查登记等,一部分人将与医护人员一道深入各片区进行核酸检测,来自国网宁德供电公司的志愿者林志鸿和陈可旺都有10年以上党龄,他们将跟随医护人员前往北山村片区开展核酸检测工作。
“这是我们今天的第一个任务,一定要圆满完成工作任务,加油吧!”到达北山村后,按照要求,以一名医护人员与一名志愿者组合的方式开展分队采样。分开工作前,林志鸿和陈可旺相互打气。
上午8时许,采样工作开始。为了保障核酸检测工作有序、高效开展,志愿者们通常身兼数职——宣传员、劝导员、心理辅导员、秩序员,林志鸿和陈可旺也不例外,他们协助信息录入、扫码,耐心答疑解惑,站立半天下来,不仅两腿麻木还口干舌燥。
“工作中,我都是面对电脑,跟一组组财务数据打交道,这是第一次站着工作,面对着一个个群众热切的询问,我觉得自己口拙。”林志鸿说,刚开始时紧张的情绪涌在他的心头。
但是随着持续忙碌、标准化的工作后,他慢慢放下了紧张,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
中午12时30分,经过4个多小时的努力,北山村片区500多名群众的核酸采样工作顺利完成。
“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平凡人。”深入疫区,他们对这句话有了更为真切的感受。
4月12日晚9:00
“你叫什么名字,电话号码多少,你的防护服、速干衣尺码多大,手套戴多大,用的手机是什么型号?”4月12日晚9时,在完成当天的志愿服务工作任务返回驻地后,国网宁德供电公司志愿者突击队的队员们又带着纸笔,逐间逐间教室统计来自宁德市直机关志愿者的信息。
在镇区连续作战两日,日行20000步是最低标准,穿好防护服从驻地步行到镇政府所在地,入户核酸检测、物资搬运、公共区域垃圾卫生处理,高强度的工作,日渐升高的气温,让他们在每次工作后从头湿到脚。初到驻地七都中学物资不够集约,如何及时有效的向指挥部报送传递信息,让物资保障及时到位。国网宁德供电公司此次11人志愿者团队中唯一一名女生,许玉婷细心地发现了存在的问题,她和团队的同事们合计,是否要先行动起来,不等不靠,开展“扫楼”,对七都中学三栋教学楼里住的所有志愿者信息、物资需求进行统计。
“这个建议好。”她的建议一提出,大家都觉得好。
“我觉得就按班级编号,当做房号,按照房号统计人员信息,这样后续有利于物资统计和分配。”国网宁德供电公司志愿者谢鸿说。
“把信息制作成表格,一目了然。”国网宁德供电公司志愿者李敬鹏认为。
“我这整套办公设备派上用场了。”陈建豪说他带的电脑、纸笔有了用武之地。
“我也去吧,现在已经很晚了,我们得抓紧时间不耽误他们休息,大家都出动,这样快点。”已经快20个小时未停歇,从12日凌晨1时接到通知,4时许从市区集合出发进驻七都镇区,完成黄厝村核酸入户采样工作的国网宁德供电公司志愿者张普,当晚才刚归队,成为该公司在七都镇志愿者队伍的第11人,马上加入到“扫楼”中。
“两两一组去,一组两层楼,我来制作表格,这我在行,登记多少先送回来给我录入。”国网宁德供电公司志愿者黄江东果断拍板。
当晚12时30分,大家完成三栋教学楼160多名志愿者的信息及需求等各类信息的搜集录入工作,并连夜形成表格及统计数据发送给了七都镇政府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的相关人员。
4月13日凌晨,领导小组根据公司志愿者队伍提报的志愿者统计表,进行了相应优化和调整,并将志愿者分为9个组,成立了9个临时党支部,公司负责七都镇贝河村,黄江东被任命为贝河村组临时党支部书记。
4月13日 上午10:00
入户检测,一个都不能少。“大爷,您把身份证拿出来,我给您录入一下信息,再安排您做核酸检测……”4月13日,在七都镇贝河村,国网宁德供电公司志愿者傅永灵作为志愿者配合一名医护人员,挨家挨户敲门,逐梯逐户逐层,确保不落一人。当天,该公司的11名志愿者又全部投入到入户核酸采样工作中。
“我们是党员就是在这种时候,应该冲锋在前。”傅永灵眼睛先天眼压过高,需防止用眼疲劳,按要求只能每两天滴一次每月只能购买一瓶的专用眼药水,然而从4月11日开始,长时间隔离面罩和闷热潮湿的天气,让他的眼部不适,他将眼药水改为一天一次。
年龄最大的余根北腿部患有多年风湿病,长期都以药物控制,这次只带了2天的药物,原本一天的志愿服务将继续延长,第三天停药了的余根北腿部关节已经开始肿大,但他仍然坚持在入户核酸采集和物资转运等工作中。而年龄最小,2021年刚入职的李敬鹏也不服输,他以绝对的担当和韧性,坚持在入户核酸采样繁重的工作中。
中午1时15分,一回到驻地,国网宁德供电公司志愿者王劲淳就拿着测温枪,为结束核酸采样回到驻地的同事们进行测温,登记他们的体温情况,每日早中晚三次。
“在封控区内展开志愿服务,我们自身防疫工作是重中之重。”曾在该公司配改办工作过的王劲淳,结合以前对施工队伍驻地的检查经验意识到。
“公司领导非常关注我们团队的情况,立即调配生活物资,11日上午就寄送到了七都。”王劲淳除了每天监督团队的队员们全域消杀、3次全员测温外,还为了严格把好“入口关”,在教室宿舍门口粘贴标识谢绝外宿舍人员进入,尽全力保障团队队员们的安全。
“谢鸿、建豪、永灵、玉婷和我,下午一起到镇上去开展物资运送工作,其余人员就在驻地仓库进行物资分类、入库、分发工作。”当天下午1时30分,结束志愿者突击队第一次临时党支部书记会议后,作为贝河村组临党支部书记的黄江东,将指挥部分派的工作任务进行了分配。
“我们这次下来的11人团队中,7名党员,每个人都能发挥专长,冲锋在前,整个团队能团结迅速主动开展工作,七都镇政府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住建局、监管局等来自机关各单位的志愿者们都对我们团队给予充分肯定,这也展现了我们国网公司企业文化的力量,福建电力铁军的精气神。”黄江东说,成立临时党支部,有了党组织,“军心”就稳定了。
高昂的战斗激情,保持团结一致向前,在这场与疫魔赛跑、为生命护航的英勇战“疫”中,国网宁德供电公司的志愿者突击队队员们再次展现了“招之能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福建电力铁军精神,他们每一个都了不起,他们将继续奋战!
来源:国网宁德供电公司 雷美容
编辑:刘宁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