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福鼎市委工作会议精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福鼎市乡村振兴促进会王鼎秦会长携副会长方维通、陈正良等一行五人,于日前赴贯岭镇何坑村、茗洋村开展乡村振兴调研活动,助力闽浙边区享有“红茗洋”盛誉的老区基点村更加红火。
促进会一行参观何坑村槟榔芋种植基地新建的观景平台
贯岭镇茗洋村地处福鼎西北部山区,与浙江泰顺县交界,距市区12公里,辖24个自然村734户3129人。茗洋村系闽东重点革命老区根据地之一,在闽浙边区享有“红茗洋”之盛誉。茗洋村除了是红色老区基点村,同时是福建省党史教育基地与宁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双基地”,茗洋村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初期一度成为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和红军挺进师主要活动区域,刘英、粟裕、郑丹甫、王烈评等革命前辈曾在这里指导开展革命斗争,红色底蕴与爱国主义教育文化氛围浓郁。
促进会一行先后参观了何坑村槟榔芋种植基地新建的观景平台、槟榔芋文化馆。
调研会气氛热烈,大伙集思广益、群言群策。茗洋村党支部书记陈秀桃向促进会一行汇报。近年来,茗洋村实施组织领航,点燃乡村治理“强引擎”;共商共治,激活村民善治“内驱力”;联防联调,共创社会治理“共同体”;一节四风,唱响幸福文明“协奏曲”;项目齐发,按下经济发展“快捷键”等工作方法与措施,有效推动了乡村振兴上水平,可是事倍功半。村财经济与市委市政府“百万村财、千万乡财”对照还存在很大差距。乡村振兴促进会一行人的一番因地制宜的助力支招、指点迷津,集体智慧让处于困惑之中的村两委收获满满。
促进会一行在茗洋村委举行调研座谈会。
王鼎秦会长表示,“红茗洋”红色资源丰富,栀子产业一枝独秀,不仅要进一步开拓栀子产业,与时俱进发展冷链仓储工程布局与建设工作,而且深入挖掘红色资源,带动乡村游、农家乐等旅游事业,促进乡村振兴。包村领导、村两委成员陪同参加了座谈与现场实地调研活动。
促进会一行参观建设中的贯(岭)茗(洋)公路。
为期一天的调研活动,促进会一行先后参观了何坑村槟榔芋种植基地新建的观景平台、槟榔芋文化馆和建设中的贯(岭)茗(洋)公路,并在茗洋村委举行调研座谈会。何坑、茗洋两村村两委受益匪浅。何坑村两委表示他们要不负众望,发展特色产业;茗洋村两委展望前程,信心十足。他们将扬长避短,在黄栀子产业基础上,大力挖掘发展红色旅游产业。他们表示极力推动这一“黄”一“红”两产业乡村经济再上新台阶,让久负盛名的“红茗洋”更红,人民生活更红火。
来源:记者 曾云斌 文/图
编辑:苏晓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