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宁德发布|海漂垃圾治理入选国家发改委典型经验案例

2023-02-10 10:25

2月7日,国家发改委官方微信发布了《地方塑料污染治理典型经验之六》,系统介绍了我市海飘垃圾治理典型案例。近年来,我市以中央生态环境督察和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工作部署为契机,市委、市政府以海上养殖综合整治为抓手,创新治理模式和手段,从建立全链条治理、监督考核、常态长效机制等方面入手,为海漂垃圾综合治理开出“宁德药方”,打造“宁德样板”。

三都澳海上牧场

2018年7月以来,我市集全市之力,攻坚克难,着力推进海上养殖综合整治,对传统“木质+白色泡沫浮球”渔排实施升级改造,推广可回收再利用的环保型高密度塑胶渔排,摸索建立海漂垃圾“源头减量—海上清理—堆场转运—岸上处置”全链条治理机制。同时,建立常态长效机制,推进沿海乡村垃圾保洁与海漂垃圾陆海统筹。目前,沿海四县(市、区)共投人1.07亿元,将29个沿海乡镇的552个行政村纳入陆海统筹,实现陆域和海上保洁“一只扫把”负责。

七星海上风光

福安新型渔排上养殖的大黄鱼 吴庆堂 摄

通过“海上环卫”队伍和常态化保洁机制的建立,我市海漂垃圾治理取得明显成效。海洋景观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对海洋生态环境最为挑剔的“海上大熊猫”—中华白海豚,频繁出现在三都澳和沙埕港海域,“水清滩净、岸绿湾美、渔鸥翔集、人海和谐”的美丽海湾正逐步呈现。

又见白海豚——霞浦 吴革帮 摄

来源:闽东日报记者 张文奎

编辑:陈娥

审核:林翠慧 林珺

图片来自闽东日报融媒体中心

0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