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藏文墨怀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唐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剪纸是根植于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剪唐诗”将古朴的剪纸艺术和传世的唐诗佳作完美融合,用精巧的构思和灵动的妙手,裁出一片隽永的诗意,剪出传统文化的魅力。
3月28日,“美育劳育相结合,非遗剪纸进校园——校本课程‘剪唐诗’试点启动仪式”在柘荣县第三小学报告厅举行。
剪纸和唐诗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更好地挖掘与诠释中华经典文化的内涵及现实意义,引领广大青少年更好地熟悉诗词歌赋、亲近中华经典,是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重点工作。如何用创新的方法手段,激发青少年对古诗词产生情感共鸣,是一个重要教育课题。“剪唐诗”项目将柘荣剪纸非遗和唐诗有机结合,既是一个文化传承,更是一个文化创新。
现场的嘉宾和老师共同见证校本课程“剪唐诗”的启动
非遗剪纸进校园活动旨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广大师生校园生活、寓教于乐,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坚定文化自信。
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福建省非遗项目传承人、福建省第三届最美教师郑平芳为“剪唐诗”实验班的老师们进行剪纸培训
阳春多佳日,登高赋新诗。“剪唐诗”试点启动仪式给大家播下了希望的种子,带着满满的欣喜,怀着美好的向往,不断蕴育、成长;期待“剪唐诗”这朵传承之花能够在校园这片沃土上绚丽绽放。
来源:闽东日报·新宁德客户端
供稿:柘荣县教育局 翁晗 魏雪花
编辑:林宇煌
审核:刘宁芬 周邦在